6月28日上午8时56分,复兴号高铁动车组G9394次列车从合肥南站缓缓驶出,奔向杭州东站。这意味着在去年12月份商丘至合肥段通车基础上,纵贯安徽南北的“钢铁脊梁”实现全线贯通。
商合杭高铁北起河南商丘,南接浙江湖州,在全长近800公里的铁路里程中,安徽线段超过四分之三。铁路先后经过安徽的亳州、阜阳、淮南、合肥、马鞍山、芜湖、宣城7个市,是西北、中原经安徽入华东的快速铁路大通道,也是安徽的交通大动脉。
商合杭高铁全线开通以及沪苏湖、扬马城际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破土动工,正为长三角省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擘画一幅高质量发展路线图。
区位更紧密
“当初选择落户宣城广德,就是看中这里便捷的区位条件。另外,当地营商环境也不错。”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总经理王斌指着眼前繁忙的生产景象告诉记者。
“不临大海邻上海,不靠长江靠两江(江苏浙江)”。长久以来,便捷的地理区位使得宣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得以享受到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”“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”等政策叠加优势,成为安徽东向发展的一道门户。
“目前宣城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1200多家,可整车项目还不多。”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旗会告诉记者,随着商合杭高铁南段开通,宣城到上海、苏州、杭州的通行时间将被压缩到一个半小时以内,宣城将有更多机会承接长三角核心企业,补强、补齐当地产业链条。
在安徽,由于高铁开行而大大强化区位优势的例子不只宣城。商合杭全线贯通后,合肥至杭州之间架起了最短最快高铁径路,皖北与皖南实现了快速通达,宣城、芜湖与省会合肥之间不通高铁的状况成为历史。
在芜湖,商合杭高铁开通后,全市满图运行列车总量跃居全省第二,仅次于省会合肥。芜湖站客运组织员郎齐琦介绍,旅客从芜湖站出发,45分钟抵达合肥,1小时19分钟抵达杭州,两个半小时抵达武汉、郑州,四个半小时抵达北京、西安……商合杭高铁让芜湖人无须换乘就能直达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。
2019年,长三角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.1万公里,其中,高铁运营里程4997公里,领跑全国。高铁开行让“同城化”效应不断扩大,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群融入“半小时至3小时经济圈”。
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,长三角铁路迎来新一轮加快建设的重要机遇期。”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建设部门相关人士介绍,预计到2025年,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507公里/万平方公里。
服务更多元
今年5月29日,随着机车一声清脆的风笛,一辆装载100个标准箱安徽本土产品的列车离开合肥北站物流基地,一路向北,直奔终点站俄罗斯叶卡捷琳堡——这是合肥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第1000列列车。此前不久,安徽滁州市首趟“铁海联运”班列从滁州北货运站开出,满装30个标准箱光伏板的班列以“铁海联运”方式,经上海芦潮港登船出海,驶往荷兰等欧洲国家。
作为有效提振经济的“加速器”,中欧、中亚班列自2013年9月29日首趟(苏州—华沙)开行以来,短短6年多时间,营运线路从1条增至11条,通达欧亚18个国家35个城市。如今,班列最快12天抵达欧洲,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/3,价格为空运的1/5。
“定地点、定线路、定车次、定时间、定价格。”蚌埠货运中心营销科副科长马家顺告诉记者,通过推出“五定”铁路货运列车,铁路货运部门力争为企业复工复产,为稳外贸、保产业链、稳供应链提供更多切近服务。
人畅其行,物畅其流,越来越多的长三角本地产品搭上了出境班列。仅2019年,上海局集团公司就发送货物1.839亿吨。今年1—5月,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、中亚班列692趟,发运32878标箱,同比增长33.6%。
体验更舒适
刷脸进站、高铁地铁免安检接驳、App自主选座、微信支付宝轻松购票……长三角铁路正全面拥抱大数据。如今,在长三角地区,八成以上的铁路出行旅客选择移动客户端、互联网购票。
“实行电子客票后,旅客用有效身份证件就能‘一证通行’。闸机检票平均用时由3.8秒/人缩短至1.3秒/人,旅客通行速率提高3倍。”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申铁信息公司董事长王平介绍。
“更短的出行时间、更丰富的出行服务都是为了给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,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。”蚌埠站客运车间主任杜国强说。
为促进交通扶贫,长三角铁路开通了大别山区金寨站动车组,金寨站年旅客发送量突破百万人次;2019年年底,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、郑州至阜阳高铁开通运营,为皖北地区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红利;商合杭高铁寿县站开通后,安徽寿县交通闭塞的状况将得到改观,便捷的铁路交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增添新动力。
“铁路是一条纽带,把长三角的陆域明珠连缀在一起。”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宿州站客运员张珺说。
据统计,2019年,长三角铁路全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7亿人次,占全国铁路客发量的20.5%,长三角铁路复兴号列车开行数量增加至144对。在安徽合肥南站,运营时间内平均不超两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到发。(记者 马荣瑞 常河)